全部

日照五莲:“三跑”变“三保”,亩产翻一番

来源:日照日报

作者:

2021-12-27 10:32:12

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

通讯员 陈 珊

昔日“种粮粮不丰”的“三跑田”摇身一变,成了高产田、丰收田,村民种植的蜜薯亩产翻了一番。

12月18日,走进五莲县潮河镇魏家蜜薯干合作社的加工车间,热气腾腾的车间内充满了蜜薯的香甜气味,工人们三五成群仔细分拣着蜜薯,一派繁忙的景象。

从2006年开始,该合作社负责人王彦就开始加工蜜薯干,从纯手工晾晒到自动化烘干,她坚持做了十几年。

王彦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,大部分是订购蜜薯干的电话。由于蜜薯干纯手工、无添加,且打响“绿色生态”招牌,所以回头客多,蜜薯年加工能力可以达到50多万公斤。

后魏家村有100多户村民种植蜜薯,蜜薯年产最高时能达到10多万公斤,小小蜜薯成了村民手中的“致富薯”。

而在过去,却不是这光景。在许多村民的记忆里,以前村里的山坡地土壤沙化、土层浅,“靠雨灌溉,看天吃饭”,是典型的跑水、跑土、跑肥的“三跑田”,蜜薯因此产量很低,最少时亩产仅有1000多公斤。

对此,王彦感触颇深:“产量低,老百姓种地亏本,白搭功夫!”

村民的日子因此过得紧紧巴巴,大家都明白:“水土流失影响了老少爷们的收入。”

后来,五莲县在全县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、坡耕地整治等措施,打坝修田、整沟治地、恢复植被,拉开了改造贫瘠土地的序幕。

后魏家村处于魏家小流域治理区,村庄的土地修了排水沟和耕作便道,筑了护坡,建了蓄水池,水土流失严重状况得到根本扭转。跑水、跑土、跑肥的“三跑田”,变成了保水、保土、保肥的“三保田”,种出的蜜薯产量也大大提升,村民的土地成了高产田、丰收田。

田肥了,日子火了。王彦扳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:“水土流失少了,肥力保持住了,村民种植蜜薯亩产最高时能达到3000公斤,翻了一番还多,每亩增收至少1000元。”

据介绍,村民自家地里刨出来的蜜薯并不愁销路,大部分都被村里合作社收购,再加工成蜜薯干销往各地。“我们合作社一年的销售额就有300万元。”王彦美滋滋地说。

受益的不止种植蜜薯的村民。在村庄不远处的鲁魁茶业基地里,青年创业者侯传龙正俯身察看茶苗生长情况。他喜欢吃过午饭在自家茶园上转一圈,看看山,瞅瞅田。

侯传龙回忆:“之前的坡地保水性差,即便茶农们再辛苦,也没法获得茶叶丰收。”

但不到一年时间,这里却换了新模样:一道道梯田层层叠叠,硬化的田间道路顺势而建。受益于小流域治理,数百亩茶叶绿染山头。

平日,侯传龙都在忙着卖茶,一年到头没个歇息。用他的话说:“水土流失治理,留住了水土,筑起了金山。”

不仅仅是后魏家村,通过水土保持工程的巧手打扮,全县为减少水土流失,改善治理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、生活条件,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 

数据显示:“十三五”以来,全县累计治山整地13.5万亩,加快培肥地力,提高耕地质量。目前,全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11.5%。同时,建起6000多处小型水利设施,基本实现“小雨不出地、中雨不下山、大雨不出库”,农业生产进一步提质增效。

“水土流失综合施治,既护住了水土,也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。”五莲县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陈洪刚坦言,“等于花一块钱,办了两块钱的事儿。”

后魏家村的妇女们可以在村里的蜜薯干合作社打工,每天最少能赚80多元钱,该合作社一年仅付给村民的工资,就有30多万元。弘丰水保林项目的建设,近50余名村民因此受益,不但每年拿到土地流转费,还从土地上解放出来,参与苗木日常管理,成了旱涝保收的“上班族”……水土流失治理拦住泥沙,护住生态,催生出了经济效益,也带动了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。

“一方面,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改善耕地质量,助力绿色农业、高效农业等发展;另一方面,治山、治水、增绿等综合施策可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。”五莲县水利局局长万兆博说,“两只手”形成了合力,加快了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步伐。

[责任编辑:杨凡、夏雨]
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拨打新闻热线0633-7980392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633-7980392,诚邀合作伙伴。

版权所有: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
鲁ICP备09062847号-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
通讯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 邮编:250062
技术支持: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